| 本公司大部分商品6一10天到貨。不接急單。急單的客戶請不要下單。感謝諒解與合作! 名稱:佛前八供特惠套裝 重量:約2.5kg 規格:杯口直徑約8.5cm中號 材質:合金彩繪 【套裝內容】 1、精美彩繪八供杯一套8個 2、香塔一個 3、海螺一個 4、純正香油一瓶 5、高檔精品花食子一對 6、水晶杯2個寬度約4.5厘米 7、七寶石約3.2斤小店也有硨磲可以配,如需硨磲請聯系客服
【關于八供】 八供分別指洗水供養浴足,表身之清凈飲用水供佛飲用,表意之清凈,花供佛眼觀賞,表莊嚴圓,燃香供佛鼻聞,表具法身香,燈供佛照明,表除無明障,涂香供佛涂身,表凈諸惡習,食子妙食供口嘗,表口之清凈。如果想加供音樂,則用海螺一枚或鈴來替代,合為八供。 【供佛八供真諦及詳解】 獻供是佛法修習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傳統方式獻供的。這些獻供不僅僅是儀軌的一部分,而是發愿服務眾生的延長。 獻供是執與貪的對治方法。獻供有其物質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獻出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征性地獻出所有財物,想像眾生因此獲益,一切困乏獲得補償,圓布施波羅蜜。一般言之,佛壇上獻供以七種為一組,放在七個容器中,每一供品均有其特別的意義: “水”之供養 一 - 飲水 第一個供品是飲水。供水的功德是在消除眾生的口渴,尤其是餓鬼道的眾生可以因此而解除口渴的痛苦。供水亦有使眾生廣被佛法慈悲,終能身心清涼的目的。 “花”之供養 第三個獻供是花,以此將成就者周圍莊嚴,雖然獻花對于圓的佛界并不需要,但這對獻供者有利益。也讓我們有意愿使所有眾生可以找到高貴的住所,終極可具備像成就者一樣圓的種種相貌及特質。 如何以供花來累積福德資糧呢? 從前迦那迦牟尼佛在世間應化時,許多比丘在城中托缽,富貴人家以美食供養,而一貧窮人什么也沒有,但他對比丘生起無比信心,恭敬地在草地上摘了不同顏色的各種花朵,以很清凈虔誠的心來頂禮,供養。他后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只園精舍投生為一富貴人家之子,相貌莊嚴美好。出生時,天降花雨,得到“花神”之名,這位“花神”后來長大,在佛前受比丘戒得到羅漢之果位。可見供花時,最重要的是以虔誠清凈的心,發愿眾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發心廣大而會有極廣大的功德利益。 “香”的供養 獻香并非因為佛菩薩需要借此除去身上的味道,而是獻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產生,所積的功德最后可實現修行深妙香氣的完成。據說完成修行的人都被甜蜜芬芳香氣所包圍。 “燈”的供養 第五種供品是燈燭。諸佛菩薩,用他們慧眼來凈觀,并不需要燈燭來為他們照明。獻燈是讓獻供者練習觀想所有眾生的無明都獲得清除,獻燈也是為了最后在眾生中知識及經驗可以明白的表現出來正如在佛陀及覺悟者清凈心中自然流露的一樣。 材料方面如燈油不論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干凈。供杯不論:金、銀、銅、鐵、陶、玻璃等不同材質,以自己能力為考量重心,而燈心要格外潔凈,根部直穩,表戒律清凈。中部厚實,表禪定力佳。末梢心尖易點著,表智慧力。 涂香 容光煥發而圓的成就者當然不需要塵俗中的來經驗自然圓境界,但我們獻是為了暫時凈化不良的習性,如貪、嗔、癡,而最后不但是習性,連外界周圍也被清凈而圓了。 “食物”、“果”之供養 第七供即是食物。成就者不需要食品之供養,供食品之目的是暫時消除眾生饑餓的痛苦,并帶來充分之食物。最后獻食物可令眾生經驗到靜思圓的境界“三摩地”,令眾生依靜思之自然資糧而生活。 談到供果來累積福德資糧前,先說一則小故事:過去印度有一對貧困的母子,當兒子一遠去他方種田時,母親為他備了食物作為午餐。當他正想吃時,來了一位托缽的比丘;兒子想我們家前輩子也沒累積資糧,如果這輩子不累積資糧,下輩子會更貧困啊!于是以恭敬清凈心供食給比丘,并發了很大的愿。這一念殊勝的大愿,使他下輩子轉生為王子,吃穿不愁。因此我們也要以清凈心為自己及虛空的眾生發愿供養三寶,由于發心清凈,并且回向,不只得到國王果位,還會說得佛陀之圓果位呢! “樂”之供養 供養美妙音樂作為累積資糧之方式又如何呢? 我們先以鈴之妙樂為例。一般在佛堂或佛塔、寺院的角落有鈴、風吹鈴響,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對佛陀身法意清凈之贊頌、用唱頌方式禮贊三寶、功德尤其廣大。過去,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國王叫波斯匿王,他帶著眷屬一起去只陀林,忽聞妙音響起,一路上連大象、馬匹、畜牲們都駐足諦聽。波斯匿王十分好奇,心想是誰的歌聲如此迷人,連畜牲們都如此沉醉?原來是一位個子小小的比丘唱頌的。波斯匿王請教佛陀:“小小個子比丘是什么因緣而有此美妙唱頌能力?” 佛陀說:因為他曾在迦葉佛的舍利塔上供了一個金鈴子。并發了清凈的大愿,因此在五百劫之間,都有能力唱出美妙之聲音,令眾生陶醉。 所以我們在佛堂以三清凈來供養 - 發心清凈、正行清凈以及回向清凈,不論風吹小玲、大喇叭、哨鈉、笛子、跋.…供養之后,都可能如小小個子的比丘一般,具足佛音六十支的美妙成就。 為什么佛前供水、花、香、燈、涂、果、樂等八供呢? 這是緣自印度的習俗,客人來到家中,先招侍人喝水、然后洗腳,再掛朵花在脖子上,以香薰一薰全身,然后亮起燈來,身上涂得香來,并給予食物招待,全部都俱全之后,再彈琴給客人享受。 我們供養佛陀以八供,但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而來做八供的,而供養也以發心廣大的前行、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結行三清凈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