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胎早在宋代時用于官窯、哥窯和龍泉窯。具備古籍上所介紹的驗相例如“薄胎厚釉”、“紫口鐵足”、“金絲銀線”、“蚯蚓紋脈”與“細泡如玉”等特征。由于施有乳濁性厚釉,口沿處釉層較薄,泛出比黑胎稍淺的紫色;底足無釉處則呈現胎的顏色。它和青釉配合,既能襯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產品具有挺拔秀麗的質感。
兩款釉色可選 尺寸參考圖 大小實際參考圖
龍泉青瓷藝術作品都是手工拉坯,再經修坯、干坯、上釉、燒窯等許多道工序的制作和1300℃以上的高溫才能燒制而成。一般來說,龍泉青瓷多為素面,加上傳統‘薄胎厚釉’的特點,對釉面的要求特別高。而釉在1300℃高溫下是流動的,往往很容易走釉、燒壞,因此厚釉的龍泉青瓷成品率低。 鐵胎粉青展示
器型有度,美觀大方 杯口外翻,口感舒適 鐵胎是一種含鐵量高的胎,不吸釉.燒成后釉面晶瑩剔透,像一層玻璃,胎體清晰可見.鐵胎是所有瓷器中難燒的胎,非常容易變形,成品率低,整窯燒壞是經常的事. 釉色透亮,古樸典雅,這是一件有味道的工藝品 紫口,窯變的結果 底部無掛釉 禪意開片,交織錯疊 鐵胎是所有胎體中難控制的材質,成品率低 一只小小的茶杯,蘊含著無窮的奧秘,從胎體的選擇,杯型的拿捏,精湛的雕刻,施釉的工序,1300多度的燒制,都蘊藏著大學問。 底款“林孝龍” 正宗龍泉青瓷,經1300度高溫12小時燒制而成,選用當地土釉,釉水肥美,溫潤如玉 釉面施以開片工藝,每一件哥窯瓷器都是獨一無二之作 開片如冰裂紋一般 純天然材質,不添加化工原料,質感溫潤,猶如天工開物 溫度燒制的到位,透過濃厚的釉水能微微看到里面的胎體 鐵胎米黃展示
|